友谊的流向
5.5
23年的五一是在北京过的,24年的五一是和群友过的,今年的五一恢复成三天在家和哥哥一起过,两天自己过。 友谊的流向,就是情感的流动方向。我现在的情感只流向少数几个地方。去年我的情感使用得太多了,算是把之前十年的情感一起用掉了。去年对朋友很有热情,平均下来每周都有两三天在外边和朋友吃饭或者玩乐。
在识别一个人值不值得之前,适不适合付出那么多情感呢。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是不值得,因为我对别人的情感像是蓄水池,大家都是共用的,包括去年我用多了,用得很集中,那么今年如果有人想和我当朋友,可能来的就不是时候。去年能当成的朋友,今年可能就不行了。
多久才能知道一个人值不值得呢,也是个问题。认识一年可能才稍稍了解一些。现在我觉得什么事情都要悠着点,不能极端,对人的情感也是,友谊的升温也是。
是不是跟一个有趣的人来往就会觉得有趣,跟一个无聊的人来往就会觉得无聊。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是无聊的,所以能遇到有趣的朋友和男朋友是很幸运的。
在游泳圈里和芋泥、兜兜说我开始写博客的时候,兜兜说又能看连载了。我觉得这种比喻挺传神的,日记可能就像是人生的连载一样吧。
之前看过一种说法,想象自己的伴侣是自己的某一件衣服,会联想到什么衣服。我想对朋友也可以使用这种联想。以目前联系比较频繁的三个朋友(每月见一次面)为例,芋泥的话我会想到一件浅色的织法复杂、精致舒服的毛衣,兜兜的话我会想到一条夏天穿的格子泡泡纱连衣裙。KK的话我会想到一件适合遮风挡雨的素色长风衣。
5.12补充(要分离成单独一篇)
前几天参加线上读书会时有人提起给他人贴标签这个话题,如果十年前有人问我,怎么看贴标签,我肯定大力反对。但这次我再听到这个话题,我的想法是,很多人并不值得深入了解,可能也就值得停留在有个最宽泛,可能有一定错误概率的标签阶段。对一个人的了解肯定是循序渐进的,而且很可能是通过一两秒钟的标签化行为来判断要不要花更多精力在了解这个人身上。在我的经验里,最初的印象经常是错的,我现在的好朋友,我的第一印象都不是最好的。相反第一印象最好的,等到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并没什么意思。我不可能对见到的所有人都深入了解,根本没有这么多精力,而且在不同时期,我对人的精力分配也是不同的。所以还是要讲究缘分,在初期的标签、分类阶段,如果没有叠加的负面评价,就还可以再了解,更新评价。等到了解足够多了,标签自然也就脱落了,形成对这个人的个性化理解和认知。但绝大部分人可能只会停留在标签阶段,因为没有那么多缘分,我觉得缘分等于了解的机会,和了解之后得出的积极的评价。
很多人还是更适合留在初期认识的阶段,不熟的时候,反而是那个人看起来或者给人感觉最好的时候。我2024年和D律师的来往,肯定能在我的人际交往失误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我觉得和人来往也是需要这种失败经验的,过去的判断失误,能提醒自己在以后与人的来往中慢一点,多观察一点。对一个人的判断,不要太基于这个人说的话,而应该以这个人的行为为准。
我觉得贴标签也是一种直觉和经验的运用 没有经验根本连标签都贴不了 比如我对猫就贴不了标签 因为不了解 但一个人给另一个人贴的标签有时会干扰我的判断 我更喜欢这个标签是我自己贴的。不是从别人那里照搬的 因为我更相信自己的基于经验的直觉判断
5.13 补充
24年7月,有一天我们群里四个人在一家粤式餐厅吃饭,我当时出门基本都认真打扮,那个吃饭的地方也比较漂亮。有一瞬间我突然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要穿漂亮的衣服,而不是舒适的衣服,为什么要打扮自己,坐在漂亮的地方,吃好吃的东西。我觉得很荒谬。我更喜欢穿平常的衣服,吃平常的饭菜。后来我就很少打扮了,又回到了出门穿的衣服和在家穿的衣服没什么两样的地步。在家穿的衣服因为要做饭做家务,所以会有油污沾在衣服上,所以出门一般不穿。但在款式上,出门的衣服和在家的衣服是一致的。
我很怀疑,为什么我想让别人看到和在家时不同的我。很明显在家的样子才是我本来的样子,在无人在意的情况下我选择的样子才是我最舒服的样子。那么为什么我出门要做出不同的样子呢,我是去交朋友的,也不是去工作的。我只代表我个人,我穿的随意,也不会损害比如公司的利益。
我的衣服里有很多同一款式不同颜色的,我以前是不敢每次出门见朋友都穿一样的衣服的。但后来有一天我想,我现在还在来往的朋友,难道我是打算用外貌去打动他们吗?!那么只要我穿的衣服干净、比较新,就够了。衣服只要不太减分,影响到我和朋友的关系就够了,除此之外的努力我都不想做。如果我的朋友因为我每次穿的衣服大同小异而觉得我无趣,不想来往,那么我也不会觉得可惜。
以前对我的穿着打扮有明确要求的我的两个亲戚(小姨和堂姐),我都非常不喜欢她们。她们对外貌的看重,在我看来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我所认识的人里,但凡对外貌看重的,普遍都不快乐。因为她们的注意力在外貌上,而外貌是一个一定越来越差的东西。过了三十岁,她们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就不满意。看到又有了年轻漂亮的姑娘享受她们在二十多岁享受的关注和爱慕时,也会黯然神伤。我觉得对外貌的关注,一定会带来痛苦,很难满意,所以会持续处于不满足不满意的状态。也会因此去做很多我认为徒劳的尝试。我觉得一个人是漂漂亮亮的过完一生,还是普普通通过完一生,并不重要。只有丑陋的,让人想躲着走的外貌才是需要改善的。只要达到了普通水平,就不怎么需要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