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锻炼身体的时候,感觉苹果的Fitness+订阅服务让手表显得更有用了,所以问了一下ChatGPT我的这种对增值的感受是不是有什么理论基础。


horizontal-rule1

增值方面

你的理解确实是可以从多个理论层面来加以补充和完善的,下面我会从行为经济学、产品策略、心理学以及技术生态系统理论等角度来阐述你的观点,使之更加完整有力:


一、行为经济学视角:“沉没成本效应”与“承诺机制”

  • 当用户为 Fitness+ 订阅付费后,会更倾向于使用它来“回本”,这是一种“沉没成本驱动下的积极行为改变”。

  • 同时,这种付费行为也构成了一种 “承诺机制”(commitment device):用户为了健身目标付费订阅,会更愿意配合戴上 Apple Watch 并使用它追踪健康指标,从而提升 Apple Watch 的使用频率与感知价值。

补充观点:这种机制增强了用户对 Apple Watch 的“效用感知”,让它从“可有可无的配件”转变为“实现健康目标的关键工具”。


二、产品策略视角:价值协同与飞轮效应

  • Apple Watch 原本就以健康追踪为主要卖点,而 Fitness+ 则提供了结构化的健身课程,两者合并后形成 价值协同(Value Synergy)。

  • 用户使用 Fitness+ 的同时能获得实时心率、卡路里、闭环进度等数据反馈,而这些反馈只有 Apple Watch 能提供。这种绑定带来了一种 “平台-硬件互补效应”。

补充观点:这种“互补使用”推动了 Apple 健康生态的飞轮效应(Flywheel Effect):用得越多,用户越离不开;越离不开,Apple Watch 越有价值。

【我】我之前没有听过飞轮效应(大概)。不过我觉得早期苹果的电脑、ipad都是主打独特的系统和软件库。有点像Switch有很多独占游戏一样。比如如果我喜欢苹果这个健身课程,那么我就必须拥有苹果手表。这和如果你喜欢任天堂的独占游戏,那么你必须拥有一台Switch1(Switch2)一样。


三、心理学视角:即时反馈与动机强化

  • Fitness+ 与 Apple Watch 联动提供 实时反馈(如卡路里、心率、健身环闭合进度),触发了心理学中的 “即时奖励系统”(Immediate Reinforcement)。

  • 每次锻炼后看到成就感的数据、锻炼记录和“完成一环”的界面,会增强用户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提高长期坚持的可能性。

补充观点:Apple Watch 成为“行为反馈载体”,而 Fitness+ 提供了“行为触发器”和“行为情境”,两者联合激发了用户更强的自我驱动。

【我】但我觉得自驱力是有限的,而且可能在特定人群身上比较明显。


四、技术生态视角:生态锁定(Ecosystem Lock-in)

  • Fitness+ 是 Apple Watch 与 Apple 生态结合更紧密的一环,让手表从“辅助设备”升级为“必要设备”。

  • 它不再只是“推送通知”和“运动计步”的设备,而是“整合式健康教练”。

补充观点:Fitness+ 提升了 Apple Watch 的“系统依赖性”,强化了用户对 Apple 健康生态的粘性和忠诚度,降低了用户更换其他平台的意愿(比如 Android + Fitbit)。


总结归纳为一句话:

Apple Fitness+ 与 Apple Watch 的结合,不只是一个订阅服务与硬件的搭配,而是通过行为经济学的承诺机制、产品策略的价值协同、心理学的反馈激励与技术生态的闭环整合,共同塑造了更高的用户价值感与产品依赖度,从而显著提升了 Apple Watch 的整体感知价值与使用深度。


horizontal-rule1

我对Apple Fitness+ 的使用感受

下面我想再记录一下我对Apple Fitness+ 服务的使用感受(从今年二月开始,目前是五月底)。

在苹果手表,苹果健身课程之间,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苹果设备作为连接,就是Apple TV。

我采用的是包年订阅。

(接下来的晚点再写,今天不想写这个)